公司新闻
行业动态
电话:029-84580911 84580910 13002944222
传真:029-84580910 33696032
邮箱:zhihangchina@gmail.com
网址:www.aerospacechina.com
行业动态
歼十-揭开J10的神秘面纱
发布时间:2011/7/5 浏览次数:7707次

 
 
undefined undefined
 
[关闭]

 
歼-10

undefined undefined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9/-3 g

歼-10
J-10
J-10A起飞
概观
类型 多用途战机
乘员 1/2人
首飞 1997年3月23日
服役 约2003年
2006年12月29日才正式公开
设计 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生产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
产量 至少200架
单位造价 2亿人民币 (出口价,含维修和后备料件)
现况 现役
主要用户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
衍生自 歼-9
技术数据
长度 14.57 米
翼展 9.75米
高度 5.43米
翼面积 39平方米
空重 9,750 公斤
负载重量 14,876 kg公斤
正常起飞重量 1240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 19277千克
发动机 AL-31FN(俄)/WS-10A(中)
- 推力 79.43 kN / 89.17 kN(17,860 lbf / 20,050 lbf)
性能数据
最大速度 2.2马赫(高空) 1马赫(低空)
爬升率 280 m/s
最大航程 3,500 km (带三个外挂副油箱,无武装)
作战半径 1,100千米
推重比 0.89(正常起飞重量)
最大过载
滑跑距离 最小起飞滑跑距离: 350 米
最小着陆滑跑距离:  650 米
武器装备
机枪 1× 23mm口径双管机炮
火箭 90 mm 无导引对地火箭弹舱
导弹 空对空导弹: PL-5E, PL-8, PL-9, PL-11, PL-12

空对地导弹: PJ-9, YJ-9K

炸弹 激光导引炸弹(雷霆LT-2), 滑翔炸弹(雷石LS-6) ,反跑道炸弹(200A)或传统炸弹
其他 * 高空水平加速: 马赫数1.2加速至1.6的时间需约69秒
  • 瞬间盘旋角速度: 33 度/秒
  • 稳定盘旋半径: 600 m (低空 0.7马赫)
  • 翻滚率: 300 度/秒
  • 其他挂载:
    • 可外挂三油箱(1× 机身底, 2× 翼下) * NRIET KLJ-10 脉冲多普勒火控雷达
  • 全向告警机
  • 外挂吊舱:
    • 红光-I型 红外线搜索吊舱
    • BM/KG300G 防卫干扰吊舱
    • KZ900 电子侦察吊舱
    • 蓝天导航攻击吊舱
    • FILAT 前视红外线轰炸导引吊舱

歼-10是中国研制的单发动机、轻型、多功能、超音速、全天候、第三代战斗机,中国空军赋予其编号为歼-10,对外称J-10或称F-10。歼-10是一种多用途的战斗机,能够执行空战和轰炸的任务。

有关此机研发的各种消息1980年代起不断有各项情报流出,直到2006年12月29日官方正式公布歼-10照片证实其存在。

2009年11月5日,歼-10的1001号首飞原型机在中国航空博物馆首次以实机对外公开展出,首次以图文展板的形式披露歼-10的性能介绍。

目录

[隐藏]

[编辑] 发展历程

歼-10最早由西飞设计蓝图 [来源请求],后交由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611所)设计,成都飞机公司(132厂)制造。1998年3月23日首飞。[1]2008年11月5日在中国珠海航展上首次对民众亮相。

歼-10战机衍生出单座及双座型号,航电系统基本由国内研发生产。配套发动机是影响歼10研制进度的一个瓶颈,发动机最初装备俄制AL-31FN涡轮风扇发动机,随着国产WS-10涡轮风扇发动机经过改进测试投入批量生产,WS-10会用于歼-10装备中国空军

[编辑] 设计

歼-10背面
彩绘涂装的单座机与双座机

歼-10全部由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完成(CADI),属于成都飞机制造厂(CAIC)的下属部门。. 主要工程师有:

  • 薛炽寿:总工程师
  • 周自全:首席测试工程师兼主任,试飞总师.
  • 桑建华:外型设计师.
  • 宋文骢:单座总设计师
  • 杨伟:单座飞控系统负责人,双座总设计师
  • 雷强:首席试飞员
  • 外型结构

歼-10采用三角翼加三角鸭翼的近距耦合鸭式气动布局,主翼为三角中下单翼,采用机动前缘襟翼。切尖三角鸭翼位于进气道上方机身,矩形带附面层的发动机进气道位于机身腹部,进气道口与机身之间有加强筋,机身上有气泡式驾驶员座舱,机身向后自然过渡,机翼与机身之间平滑过渡,后机身为发动机舱,采用单垂直尾翼以及两片向外侧倾斜的面积较小的腹鳍。

歼-10采用放宽静安定度设计,战机的主要控制面由全权限数字式电传飞控系统实现自动和综合控制。歼-10是中国制造的第一种大量采用复合材料的战斗机。机头设备舱两侧、鸭翼、襟副翼、垂直尾翼、腹鳍、发动机尾喷口均使用复合材料制造。歼-10是中国空军继歼-8D后第二种拥有空中加油能力的战斗机。

  • 动力

歼-10服役最初使用的是1台俄制AL-31FN涡轮风扇发动机,是用于俄制苏-27“侧卫”战斗机的AL-31F发动机的改进型,AL-31FN较AL-31F外型尺寸稍有所减小。同时在网络上流传的照片上也看到有试验机型使用中国生产的WS-10A“太行”涡轮风扇发动机。

  • 航电系统

据称歼-10的电子设备比其他中国战机较先进,座舱为所谓全“玻璃化”界面,配备一具平视显示器(HUD)及三具黑白或彩色下视多功能显示屏(MFD),采用1553B数字总线,信息化程度超越以往所有中国战机甚至同期沈阳飞机公司生产的歼-11苏-27的中国版本)。飞行作战所必须的控制开关集中于中置的驾驶杆以及座舱左侧的油门杆。

歼-10服役时装备1台全相参的脉冲多普勒火控雷达,具备多种工作模式,具备超视距、多目标能力,据称最大搜索距离160公里,上视射距100公里,下视射距80公里。飞行员配备了头盔瞄准具。

  • 武器

歼-10装备一门23mm口径航炮,机身具有11个机外武器挂架,可以外挂中程空对空导弹PL-12霹雳-12)(相应的外销型号称为SD-10(闪电-10)),近距空空格斗导弹PL-8(霹雳-8),导航/目标指示吊舱,精确制导武器等。

[编辑] 衍生型

  • 歼-10A:单座版。外销代号F-10A[2]
  • 歼-10S:J-10A的双座教练机型号。前机身拉长以放入后座,两飞行员以纵向座于单一座舱罩下。机背也加大隆起以放入多的航电系统。突出教练外还保留了作战功能。J-10S也可以用于加强对地攻击型后座飞行员可以当武器操作员。[3]
  • 歼-10B:是基于J-10A大幅改进隐身优化型。配备无边界层隔板超音速进气口或称发散式超音速进气口(Divertless supersonic inlet或diffuser supersonic inlet,DSI),雷达罩重新设计,取消传统圆锥型雷达罩,改为更有利隐身的扁身锥型,驾驶舱前方加装了光电瞄准系统(electronic-optical targeting system, EOTS),内藏红外线搜索及追踪系统(Infra-red search and track,IRST)及激光测距仪(Laser range finder),垂直尾翼和襟翼也加大,该机可能有整合被动式相位阵列雷达(Passive electronically scanned array,PESA),[4][5]。2006年1月来自俄罗斯报道的“超-10”,机身修改后可装配AL-31FN M1涡轮扇引擎并搭配向量喷嘴[6],但网络流存照片中并未装有向量喷嘴。
  • 歼-10AY“八一”特技飞行表演队用机。配备与歼-10A大致相同,但机头23毫米航炮被移除,同时在机翼挂架上装上拉烟装置用于表演时进行拉烟演示。[7]
  • 歼-10SY:歼-10AY的双座版本。
  • FC-20:预定卖给巴基斯坦的歼10外销型号,[8]2010年未还有相关消息指出解放军会外销J-10A。[9]

[编辑] 服役状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
2004年1月,解放军空军第44师132团第一批装备了15架歼-10。中国官方于2006年12月底正式公布歼10战斗机服役的消息以及新闻片段,另有消息认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已经有100架至300架歼-10在国内多个空军基地服役。2009年11月5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纪念建军60周年的飞行表演中,歼-10在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换装后首次亮相。
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空军于当地媒体采访表示预订订购36架歼十,但实际签约状况不明[10]



[编辑] 评价

在美国权威航空杂志(宇航一周及空间技术)内的报道中,J-10的性能约与美国的F-16C block60 同级。[11]但造价只是F-16C block 60的一半,将会成为外销市场的对手,但要先解决自主研发引擎的问题。而若果能换上电子扫描雷达,则可以跟欧俄等第四代半战机竞争。


根据中国方面的讯息宣称,歼10战斗机在隐形设计上之先进,“让美俄等国吃惊,尤其是有些隐形技巧连美国到目前也都没有完全掌握,更让美国军方不敢相信。”事实上,这只是中国单方面的说法,并未全然可信。甚至部分欧美专家认为,歼10战斗机所宣称的匿踪能力是言过其实。确实,这样的讲法也不无道理。观察现在先进的匿踪战机诸如F-22PAK FA战机,就可发现两者均无鸭式布局,原因在于,鸭式布局所造成的雷达反射面积过大,即使再先进的匿踪技术也无法补救。因此,不论美国或俄国,均宁可牺牲一部分的性能,换取更大的匿踪优势。

[编辑] 事故

1998年,一架原型机在测试时坠毁,主因相信是线传控制的软件有错误。[12]

2009年3月7日,一架正在进行战术训练的J-10,机师发现所仪表版上的航电全部失灵,但该机师仍能让战机安全着陆。[13]

2010年4月22日,一架服役于解放军空军的J-10坠毁,一个空军上校殉职。[12]

[编辑] 相关条目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外部链接

COPYRIGHTS (C) 2011-2019 西安智航微电子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陕西万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西安市高新区鱼斗路158号复地国际1-1-2004室 电话:029-84580910  84580911  13002944222

备案号: 陕ICP备11002124号-1
客户服务
技术服务
销售服务